您好,欢迎光临春燕文档(mychunyan.net),春燕文档平台提供Word、PPT模板下载,为您提供高质量写作范文,解决您的工作之忧。
首页 > 党史党课 > 共同富裕主题党课讲稿:促进共同富裕应全面融入人的现代化过程之中
docx 文件类型docx

共同富裕主题党课讲稿:促进共同富裕应全面融入人的现代化过程之中

阅读 747 喜欢 99 大小 15.19KB
价格:¥ 3.66

共同富裕主题党课讲稿:促进共同富裕应全面融入人的现代化过程之中

共同富裕主题 党课 讲稿 :促进共同富裕应全面融入人

的现代化过程之中

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 社会 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

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 讲话 时强调,新的征程上,着力推动人的全面

发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共享 发展 成果,促进共同富裕,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贫

穷不是 社会 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 社会 主义。这意味着建设 社会 主义首先要解放

发展 生产力,实现富裕起来,同时在富裕起来的过程中避免两极分化。这是坚

持和 发展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作为 发展 中大国,我国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刚刚跨过 1 万美元,不能算世界上的富裕国家。同时,我国基尼系数在世

界排名并不低,收入差距较大。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是当前及今后的硬任务。

促进共同富裕,不是走向平均主义,以财富的平均程度来衡量,而是走向人的现

代化,以群体性的能力差距缩小为标志。只有围绕人来做文章,才能找到促进共

同富裕的钥匙。

一、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 发展 中的难题,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美地

解决这个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指包括财产、收入在内的物质财富生产和

分配的问题。从 社会 发展 的角度来看,共同富裕的实质是指人自身的 发展 问题。

如果只是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上做文章,不落到人的 发展 、所有人的 发展 上,

那么共同富裕只是分配政策的目标,仅仅具有短期意义。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

经验来看,仅仅依靠分配政策的调整不能逆转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趋势。

不要以为 社会 的物质生产和分配在一定时期合意了,人的 发展 、所有人的发

展也就自然实现了。这是一种确定性思维、线性思维的认识。物质生活条件只是

人自身 发展 的基础,并不等于人的 发展 。人的 发展 体现在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

文明性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等于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自然提升。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社会 主义的内在价值追求是人自身 发展 上的平

等机会,物质生活条件上的基本平等仅是一个手段或实现路径。因此,共同富裕

的本质是所有人的共同 发展 ,而不是物质财富上的均贫富。历史告诉我们,均贫

富并不能实现所有人的共同 发展 ,甚至可能使 发展 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历史上

的“ 社会 实验”结果已经表明了这一点,这与 社会 历史条件及其变化密切相关。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追求生产增长,解决人的生存所需(吃饱穿暖),可以

视为促进了人的 发展 。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财富生产与分配对人

的自身 发展 的偏离就会越来越大。或者说物质的 发展 远快于人自身的 发展 ,更不

要说所有人的全面 发展 。在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过程中,要防止的最大公共风险就

在于物质财富 发展 中人的异化,也就是说,人被物质财富支配,而不是人支配物

质财富。

促进共同富裕与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一个长期愿景目

标。不能简单地以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共同富裕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指标。

二、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理论逻辑

从世界历史来看,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逻辑一直是困在效率与公平的冲突之

中。在两极分化的年代,均贫富曾是追求共同富裕的基本方式。从农民起义到工

人运动,无一不是从分配上做文章。从生产成果的分配到生产条件的分配,反映

社会 革命的深度、广度和烈度。这都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追求共同富裕的探

索。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道路是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从中国实际出发的

现代化道路。我国要转向人本逻辑,这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

想高度吻合,与当前转向高质量 发展 和创新驱动的战略高度契合。人本逻辑的要

义是彰显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文明性,形成新的螺旋式上升的 社会 发展 逻辑(人

发展 —物质 发展 —人的 发展 ),以替代物本逻辑下的 发展 公式(物质 发展

人的 发展 —物质 发展 ),把人的 发展 作为手段、要素,转变为 发展 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

三、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能力

转向 社会 发展 的人本逻辑,意味着要将经济问题纳入到 社会 整体中来考虑。

经济是 社会 的物质基础,但也只是 社会 的一部分,受制于 社会 的整体状态。

人的 发展 、所有人的全面 发展 ,只有放到整个 社会 当中才能认识清楚,放在

经济当中则只能看到一部分。观察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从整个 社会 来看,只

是为人的 发展 、所有人的全面 发展 创造出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共同

富裕的充分条件是: 社会 要通过 社会 合力来保障所有的人获得基本能力。收入不

能替代能力,收入差距缩小了也不等于能力差距就缩小了。能力来自于 社会 消费

过程。消费的可获得性涉及到收入,但消费的可及性与收入无关。

消费是人的生产再生产过程,是人的 发展 过程,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是

人的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为经济提供目的和创造条件的过程。消费包括私人消费

和公共消费,二者应当合力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消费,达到基本营养、基本教育、

基本医疗、基本住房,以此保障每一个人获得基本能力。

国民基本能力普遍提升,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也就有了基础,同时也为创新

创业提供了广泛 社会 基础,为未来的可持续 发展 提供了动力,效率与公平的融合

也就内在其中了。促进共同富裕,要摆脱效率与公平、做“蛋糕”与分配“蛋糕”

的困境,只有从物转向人,从财产和收入基准转向消费基准,才能真正做到从物

本逻辑转向人本逻辑。

四、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我国现实来看,人的 发展 既受制于经济,即财产和收入问题,更受制于社

会结构的分治状态。

从改革来看,我国虽然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但改革的进展并不全面,这

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的进一步 发展 和共同富裕。这体现在以下三个“二元”上。

本文关键词: 党课讲稿 党课 发展 社会 讲话

Word版首页图片预览:

共同富裕主题党课讲稿:促进共同富裕应全面融入人的现代化过程之中

当前仅显示1/3页内容,更多内容请购买文档并下载Word版本

微信支付下载